close

   自己點歌 今晚聽Tizzy Bac -  You'll see  :這首我十八十九二十歲最愛的歌曲之一

 

 上上周末和一群熱愛戲劇的同學聚餐,除了老師歲數三十六、本人滿三十第五個月之外,其餘的人皆為二十世代。於是二九女孩問我:「怎麼樣怎麼樣三十是什麼感覺?」當天我微發燒、食道潰瘍、胃潰瘍又食道逆流,索性一手扶著臉上口罩,一手指指桌上藥袋回她:「哦,就像現在這樣啊世界超級無敵容易生病!

 三六老師是位武林高手,忍不住接話: 「太扯了生病跟年齡根本沒關係!我覺得三十歲很好不是嗎,更知道自己要作什麼啊!

 喔,病到喝水好痛、笑了更痛的我腦子已混濁:「三十?一點都不好!!我跟你們說,體力真的差,很,多!

 不過有關三十歲的小探討其實未持續太久,

 除了腦子如一坨餛飩說不出個所以然之外,我也不習慣成為話題中心,所以就說了聲pass。

 誰知過了半小時後話題又繞回來

 老師:「這位太太,除了生病最近還有做什麼嗎?

 「我還沒當太太!

 「基本上三十以上就是『太太』了。

 「蛤啊...

 喔,沒人接話!

 

 我只能說,二九時即便只差一歲,也無法真真切切體會三十世代的哀愁,人生旅途啊真的是要到此時此刻你親腳踏上那寶地後,才看得見一五一十的風景。糟糕,光是這種什麼人生旅途的碎念,就是一個步入中生代的顯老軌跡啊!

 就這樣兩週過去,在藥效終於發威身體漸漸康復之後,我才意識到,啊上回怎麼沒有好好幫三十說好話呢?

 其實我真的很喜愛三十歲的自己;而那所謂隱約不愛的,也不過只是一小部分罷了,那一小部分啊,是人生另一則新的功課。

 喜愛之處比如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書中之點提

  畢竟從一歲到二十八歲,我都是個不擅拒絕不擅設界線的濫好人,但我自始自終不知有這盲點,所以從學生時代 新鮮人時代 再到職場老手時代,我都是那一張陳喬恩飾演之「便利貼」,被貼來貼去也不曾反應,以為任勞任怨就是一生奉行的圭臬,自己不是真正的快樂,別人也不覺你有啥性格,啊!就算你內心是有性格的可能也只有叛逆期的噴發,才會讓性格被擴散到給人接收得到之地步!所以每日微笑之餘總是熬夜加班為誰辛苦為誰忙,直到回家終於才有了自己的時間,於是每天不到三更半夜就是捨不得睡...捨不得睡...捨不得睡到熬夜了十三年。

 二十九歲我忽然明白,雙手都已沾滿筋疲力盡的血淚了,還要在那邊不怕痛的努力攀岩,才是使我每天累到睜不開眼的病源;於是開始「宣告」婉拒不是一種罪!一味的在能力範圍之外還想當聖母,那才是「不負責任」!

 但是這個「宣告」的學習之初,真的是罪惡感連連!

 我界線劃得步步為營,請託人分擔解憂時腦子總先畫出一百種負面可能;看到他人有需要卻不主動出擊幫助時,我就小鹿亂撞!

 直到跨入三十歲的半夜十二點,那一秒換日線一過,忽然茅塞頓開!我終於發自內心的由血液裡透撤明白,什麼叫做「為自己而活」。

 「為自己而活」不是自私,而是不再以「人的看法」為基準。

 雖然我否認自己在意別人怎麼看,但我的好同事好師長兼好朋友阿貴主播說:「你在意的是,如果你麻煩了別人如果你事情沒做好如果你造成別人困擾,別人會覺得你沒有你自己希望的那麼認真盡責,別人會覺得你把爛攤子都丟給別人,你不喜歡讓別人在這方面感到不舒服,所以你就一直努力去答應別人的請求,甚至主動去幫助別人沒開口的請求,好讓自己可以不用被造成別人困擾給擔憂,這就是你繞了一大圈在意的別人的看法!」雖然這一整串話像是沒有押韻的繞口令,有點哲學有點廢話有點沒邏輯,但我跟自己相處了二十九年,聽她這麼一說,完全明白她在說什麼!

  於是我開始學習,開始樹立權威,開始不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和時間範圍能負荷的工作,好似無敵困難,但做了一次做了兩次後,似乎也沒那麼難。

 阿貴說:「我想到一個單字:switch!你就像是被轉開的按鈕,完全和從前是不同的人,只是他們都還不習慣這樣的你!

 我很感激,一句話說的得宜,就好像金蘋果撒在銀網子裡。

 接著,三十歲,所有「曾經放不下」的枷鎖都不再是重擔、「曾經已放下」的餘燼卻再次被點燃。

 所以我點燃餘燼,在步入三十以前做了一個最重要的決定:為更貼近藝文更有機會長期學習戲劇表演,搬至台北工作。

 這個決定延伸出了另一門功課,一體兩面的,好是因為你沒有時間浪費了,你會更積極更有執行力;但另外一面壞刃掀開,「時間不夠用」的瘡疤就會排山倒海。 

 有時候,當你一堆重病去看醫生時,診單上寫著:三十歲零三個月

 有時候,當試鏡角色一字邁開,視覺年齡寫著誠徵二十二歲到二十八歲

 有時候,當你收到問卷調查,表上欄位寫著:三十歲到四十歲

 有時候,身邊圍繞著八年級生,你們聊得非常愉快,但卻少了七年級的同溫層

 當這些有時候的聲音響起,萬惡的撒旦仇敵會提醒你:「來不及了!

 因此,我有時候會忽然汲汲營營的想要往這跑,想往那兒試,我焦慮時間不夠用,所以一到假日或下班,就會「不想浪費」,卻因為太不想浪費而慌忙不勘,最後什麼也沒享受到就必須再次背起責任去上班。

 耳邊聽著至少有五六年沒有聽的You'll see,奇怪難道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比較有感嗎? 

 我看著站在眼前的你依然如此美好如往昔

But you know 有些話就是不能明說

多年時光 都溫柔經過

那麼多人 來了又走

但也許我們只能遠望不相逢

But I say you'll see, I'd make you see

Every detail of this damning life

I say you'll see, I'd make you see You'll see  

 我以為會對歌詞有感,但也許三十世代,更注重的是自己,而非那些好多年沒見的友人;又或者,要真的見到某些特定的友人時,這首歌才會如雷貫耳的響起吧?

 

畫面又回到了上上周末的一隅。

二十世代的女孩問:「是否因為我們都不是科班生,所以只好每一種演法,寫實的非寫實的傳統的現代的好像都要去試過了解過,才能更知道自己適合什麼?

當然,年輕本來就該多嘗試。」這句話老師半秒內回答不假思索。

而我差點半秒內也搞笑脫口而出:「蛤~~那我三十是不是就來不及了~?

但半秒後,這句話卻倏地哽在喉嚨...

有沒有聽說過,有一種「真話」是以半開玩笑的方式來訴說的?

我在後半秒就發現這居然不是反射性的玩笑話,而是反射性的「真話」。

所以我半秒內止步了。

蛤那我三十是不是就來不及了」也許會換來一陣笑聲,也許會換來一陣鼓勵,也許會換來一陣現實

三種可能一秒內噴發時,我無法預估最後哪一株會獲勝

所以一如既往,腦袋如高速公路般打結時,我就會哽在喉嚨,沒問出口。

一直到兩週後的今天,都沒問,也沒有再問的必要。

 

我想我是知道答案的

我可以選擇來不及;我也可以選擇來得及

端看我對自己的定位為何

端看我肯下的苦心多寡

就好像昨天才聽到有人提及,peter  su曾寫過這句  :「你會傷心是因為你選擇傷心

乍看很蠢,但確實,有些時候不需要傷心的,你為何要選擇傷心呢?

 

三十歲的第一年,我其實很愛;三十歲的優點太多,一時之間也說不完

只不過,那我隱約不愛的小部分,便是偶爾要與時間悲歌抗衡,偶爾要與時間謊言決裂

這,是我三十世代第一年的新功課

 

 

 

 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Tizzy Bac You'll see 三十歲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tr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